Please select To the mobile version | Continue to access the desktop computer version

Electronic Engineer Discuss

View: 5425|Reply: 0

关于轮胎鼓包

[Copy link]

1294

Threads

1302

Posts

1302

Credits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Credits
1302
Post time 2016-9-22 10:42:51 | Show all posts |Read mode
轮胎鼓包问题,确实在很多品牌轮胎中都大量存在,现在到了要消费者和轮胎生产厂家和国家质检机关都要引起重视的时候了!
这里,我给出现这种鼓包的现象做一个分类:

1、任何轮胎品牌(凡是我见过的,仅限于轿车胎)都曾出现过消费者投诉的鼓包这个问题;
2、一般鼓包的轮胎大多是扁平比60系列及以下的,并且扁平比越低出现鼓包现象的越多;
3、进口胎大规格的低扁平比的轮胎占的比例会更多。

由于现在的人们使用车辆越来越倾向于高速行驶、操控性、安全性,所以轮胎的扁平比趋向越来越低,甚至我们很常见的家用轿车现在都大量的配套使用低扁平比的轮胎,我们做过一个调查,目前最常见的家用轿车轮胎规格已经是205/55R16、195/55R15和215/60R16等规格。稍微有些轮胎常识的人都会清楚,为了实现轮胎的高速操控性和安全性,就必须把轮胎的胎面加宽,同时扁平比也必须降低。

那有人看到这里会问了,这跟鼓包有什么关系啊?

当然有关系!要不然我说的都是废话。轮胎的扁平比低必然它的缓冲距离小,很多的鼓包在一次的冲上马路牙子时出现了,也有很多的鼓包在快速通过坑洼路面时出现了,严重的甚至出现了当场的胎侧破裂乃至爆胎,还有的连轮毂也出现破损变形。有些冲击力并不是很大的当场并没觉察到鼓包,日后的洗车或者保养时发现了这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轮胎的主要成分是橡胶;一辆汽车跟地面接触的就是四条轮胎;我们可能不知道,一辆汽车跟路面的接触点只是四个手掌拍那么大!

这四个手掌拍要帮忙你的车实现的功能何其多:
1、需要承载你和你的车上的所有重量,少说也有一吨多,一些豪华车可是重达三吨以上;
2、轮胎要帮助你的车把好第一道关,缓解来自路面的冲击力及减轻震动;
3、它们还要让你的车能实现高速行驶的性能,你车上的发动机能让车跑多快,轮胎就要去实现这个速度;
4、它们在你的车需要停止下来时,最大程度的牺牲自己的身体,帮你牢牢的抓住地面。
轮胎的胎冠部位很硬,里面除了橡胶还有钢丝和帘线组成,这个部位能经受住路面较大的冲击力。
但轮胎的胎侧很软,别对它要求太高了!胎侧的作用无非两点:1、减震;2、包容气压。但大家要记住,它只是橡胶,跟任何的硬的物体碰撞受伤的总是它!在行驶过程中胎侧是不能跟任何物体撞击的!
轮胎的鼓包其实极大的因素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轮胎工业自18世纪开始和汽车工业共同发展到现在,技术方面已非过去可比,现代的量产轮胎已能使我们的汽车以400公里以上的时速行驶。
再回来分析轮胎造成鼓包的机理:以一定的速度、一定的角度、一定的冲击力通过障碍物或者坑洼或者马路牙子造成的一定程度的轮胎胎侧的内部帘线的损伤。








这里我想说说避免鼓包的发生,是有办法的:
1、通过坑洼路面时,低速(20公里每小时)通过;
2、上马路牙子时,让轮胎慢慢的轻轻的接触到台阶时然后加油靠发动机的动力把车拉上去,决不可靠车的惯性直冲上去;
3、通过路面的障碍物时尽量避让,如果小的障碍物避让不了,那就用胎面正面通过,切切不可在胎侧蹭过去。
说了这么多,有人会问我是不是厂家的托,明确的告诉大家,不!我是一个轮胎经销商,有15年的从业经历了,卖了15年轮胎研究了15年轮胎,见多了这样的事,真的为很多车主惋惜,很多很新的轮胎都早期报废了,所以希望大家都能懂得怎么去使用轮胎,适当的改变一下驾驶习惯,收益者是你自己哦!

再罗嗦几句:

1、如果你车胎上的鼓包是厂家的质量原因,希望大家向厂家要求理赔,如果不能得到合理处理的,那就诉诸法律,给自己维权;

2、如果是你自己在使用过程中不小心撞击导致鼓包,也请你吸取教训,改善驾驶习惯,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以免经济损失;

3、轮胎生产厂家也必须对鼓包问题引起足够重视,加强轮胎胎侧的强度,让消费者能更放心的使用轮胎!

4、建议国家管理机关改善轮胎质量理赔方法,在每个地级市设立权威的鉴定中心,改变现在轮胎质量投诉无门的状态!

5、很有必要给轮胎安全立法!



Reply

Use magic Report

You have to log in before you can reply Login | Register

Points Rules

Dark room|Mobile|Archiver|Electronic Engineer Discuss

2024-3-29 16:16 GMT+8 , Processed in 0.1457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Quick Reply To Top Return to the list